history

創園歷史

1951-1963

幼稚園創辦初期

最初白克滿修女引用德國幼稚園教育方式,當時已有福祿貝爾恩物和部分蒙台梭利教具。白修女德國籍,修習教育,且係教育世家出身。她除了園務之外也利用課餘時間培育本地女青年擔任幼稚園教師。
1951

民國40年剛開辦時只收教友子女,講授宗教道理。後來成立幼稚園。

1955

經社會人士要求,開始招收非教友子女入學。

1957

白修女返德國,由張毓英修女接掌園務。時幼生200名,均半日制,共5班,教師5位,保母1名;採單元教學,以張雪門的五指教學為主軸。同年5月高雄女師幼師科第一屆畢業班學生到園參觀與實習,由胡訓蓮老師帶隊指導。(方秀嬌亦為實習生之一。)後來聖神女子傳教學校自北港遷至高雄五福會院。

1958

1月7日樂仁幼稚園獲准立案。即聘任師範畢業生為合格教師在園服務。首批在園服務的有翁景芳、游達明等。

1959

8月方秀嬌由前金幼稚園轉樂仁幼稚園服務。

1960

方秀嬌加入聖功修女會,但仍繼續服務幼教。

1961

白克滿修女接任聖神女子傳教學校校長。

初期樂仁醫院二層樓
早期五福路
1949開辦高雄樂仁幼稚園
創始於1952年幼稚園增建教室落成

1963-1972

開展期

這段期間聘任多位高雄女師優秀畢業生來園服務,故園務穩紮,教學內容充實。教學方法活潑而富彈性。高雄女師幼師科胡訓蓮老師帶領學生來園實習,給予不少鼓勵與督導,也影響全園發展甚巨。
1963

8月方秀嬌修女負責園務。當時有半日制六班,六位老師。每班主教、助教老師各一人,由上下午班老師互相協助。教學採單元教學、大單元聯絡教學、設計教學。所有單元活動全部自訂,不購買坊間教材。教師依單元目標自行編寫活動內容。

1964

教學活動漸漸活躍,舉辦春季郊遊、單元設計週末活動(如:幼生角色扮演「小小醫院」「開市場」等),舉辦運動會,家庭訪問、母姊會等。

1965

幼生增至340餘名。購買新園車一輛。這是高雄市第一部娃娃用汽車。原有三輪停用。

1968

為擴展園地重建園舍,於12月向台灣航業公司買下幼稚園使用地。

1969

暑假開始後重建園舍。

1970

5月園舍落成,此為幼稚園硬體設備跨出一步。

1975-1983

邁向開放式教學

我們的教學隨時吸收新觀念,融合本有教學基礎,希望能再創出更好、更符合孩子成長發展的教育方式,雖然每一種教學法都踏實而用心的經營,但總覺得並沒有使孩子內在的潛能全部發揮出來。因此重新再探討幼教教學的方法與內涵

。當時正巧遇到鑽研蒙特梭利教育的光華女中許興仁校長。與許校長相談之下理念相同,教育精神一致。便多次請他向我們的家長、教師演講介紹蒙特梭利教育理念。其間也曾參加過余芸湘修女的蒙特梭利研習。但具體教學上仍未落實。
1978

1970年代台灣邁向國際化,資訊逐漸豐富,開放風氣興起,教學理念也改變成給孩子較多自主選擇的活動。本園於1978-1979年起實施發現興趣教學,後來擴展成角落活動(也就是現今之學習區)。

1984~NOW

實施蒙特梭利教學

現在我們正常課程包括教具的練習與應用,尤其注重孩子的生活訓練和基本生活技巧的培育,期待他們熟悉各項技能之後能夠綜合起來,創造出個人美好的生命。

實施蒙特梭利教育後,從入園看到孩子們氣質上的改變,從遊蕩到穩定到專注。動與靜分明,秩序感之培養,自我肯定,自我抉擇能力之建立,生活自理能力,人際關係之建立,以至到知性方面的學習都是一連串建構起來。可說是一種全人教育的方法。使幼兒園重新注入新精神新活力,邁向另一幼教理想。
1979

方秀嬌修女赴日幼教考察,發現日本幼教實施蒙特梭利教育之實效,之後修會派吳昭蓉修女赴日接受蒙特梭利師資培育(1981-1983)。回台後開始推展,首先培養教師,以理論配合實踐,樂仁四所幼兒園教師作密集培育。

1984

高雄樂仁先作實驗教學,全面進行蒙特梭利教育。其他園所也陸續跟進。之後教師每週末繼續研討理論與實踐。等大部分教師熟悉後改為每月集中在職進修一次。目前四所合併在職進修蒙特梭利教育每學期至少一次。老師自我進修則分小組,每週至少一次。

1991

全面採混齡教學。

高雄市私立樂仁幼兒園園區外觀
高雄市私立樂仁幼兒園園區外觀